Hai Di Lao 海底撈
地址: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12號
電話:02-77431855
時間:11:00am–04:00am
最後拜訪:2015.11
海底撈在2015年登陸台灣掀起了好大的風潮,一直對於海底撈並沒有任何興趣,只記得小時候爸爸說去了一家很恐怖的餐廳吃火鍋,服務好到有點誇張,上廁所會幫你開門然後等在旁邊,洗手幫你調好溫水,然後幫你擠洗手乳,再拿著擦手巾在旁邊等你,壓力很大 (笑),後來聽了很多人說「有家很有名的火鍋叫海底撈欸,你吃過嗎?」,才知道原來我爸說的是海底撈。
一直到某年寒假一家人在廣州閒晃碰巧遇到才走進去,並於一周後回到上海興沖沖的又去吃了一次,不過服務沒像有我爸當初說的那麼誇張,可能真的壓力太大了吧 (笑)。
這一次到台灣一號店用餐,是朋友出門時順手抽了張號碼牌,打算如果時間剛好大家就可以進去用餐。各自辦好事情後,發現快輪到我們又剛好到了晚餐時間,天時地利人和下 😛 就一起到門口等待入場。但算算中午抽的號碼牌一直到晚上7點半入場,對於這樣的熱度,感到不可思議。
就等待區來說,台灣礙於占地問題,貼心度就沒廣州和上海高了,除了幾張椅子之外,其他人就只能坐在地板上等待,不過可以下載app,能夠看見叫號的狀態,先到別處晃晃。
拍到最後因為不斷地加點,就沒有全拍了。台灣的桌子較小,椅子和桌子的距離太短,因此很難出入,而五個人用餐給的是四人桌再加一張椅子,又顯得更擁擠,加上服務生放著飲料的推車長時間直接放在我們椅子旁,導致出入已經很困難了還必須不斷地去移動那台推車。
湯頭的部分,台灣的湯頭比起來清淡了很多,有點失望。自助區的種類也不多,雖說醬料要加價,吃鍋物不太沾醬的倒是覺得沒有太大的差別。但點了丸子類,服務生端來了免費的沾醬,說是用來提味,就是一般的蔥花醋醬油。印象中之前我拿過一種粉紅色有點發酵像豆腐乳醬味道的沾醬,那種非常好吃,不確定台灣店有沒有,如果有的話,非常推薦。飲品部分是50元一人,可無限續的涼茶及豆漿。整體價位不是太高,並沒有拉高太多,加上更賞心悅目的擺盤,還算可以,只是鍋底及菜色選擇少了。
手工丸子
後面紅色的是芝士牛肉丸,非常好吃,咬下後肉鮮甜帶汁,裏頭是帶點鹹味的芝士,非常好吃令人不過癮,因此最後又加點了。白色的是墨魚丸。
淡菜
送上來時因為桌子實在太小了,十分嫌棄這樣的擺盤 (笑),台灣店的座位真的太小氣啦!
蝦滑
等拍好照後,服務員就幫忙下鍋了。
撈派麻辣滑牛肉
是去筋膜並醃製而成,因此相當的軟嫩,這也是最後還有加點的一道菜,推薦可以嘗試看看。
翡翠墨魚滑
比起墨魚丸,墨魚滑的鮮味較重,也好吃許多。
老油條
炸饅頭
一樣會附上鍊夾帶防止手機因蒸氣受潮、髮圈及拭鏡紙巾。
功夫麵
沒拍功夫麵因此用了以前的照片,背光暗了。另外不同的還有台灣店用來掛撈勺的架子是架在鍋邊,而中國的則架在正中間,方便許多,因為店員只給了一個,所以永遠只能架在一種口味旁,稍微不方便的地方。